当前位置:学校主页》科研处主页》文章内容
关于开展西安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走读秦岭”研究创新实践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西安思源学院科研处 发布日期:[2025-04-14 15:52:42]
校属各单位:
现将《西安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关于开展“走读秦岭”研究创新实践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市社科联发〔2025〕3号,附件1,以下简称《申报通知》)予以转发,请认真组织申报,有关事项说明如下。
-
申报主体申报人具有从事相关领域研究工作的学科背景,能够深入秦岭西安区域实地开展调研,有较为丰富的前期研究成果积淀。要求课题组成员中至少有1名高级职称研究人员,同时在校学生参与数量应不少于团队总人数的40%。鼓励相关单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和退休研究人员申报。整个项目团队不超过10人(含)。
-
项目要求(一)项目形式项目成果由研究报告和视频两部分构成,其中,视频可以采用实景直播、短视频发布、现场教学、宣传片等多种形式,鼓励形式载体多元创新。(二)项目内容项目主要围绕秦岭历史文化、生态保护、人文价值、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方面,深入挖掘探究秦岭西安区域蕴藏的历史传说、人文故事、革命事迹、时代变迁、发展成就等,旨在研究秦岭、宣传秦岭,讲好秦岭故事,发出西安声音。成果内容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反映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突出人文色彩,强调原创性、创新性和实践性。(三)项目申报申报人按照要求填写《“走读秦岭”研究创新实践项目申请书》(见附件2,以下简称《申请书》)。校属各单位科研负责人填写《“走读秦岭”研究创新实践项目申报汇总表》(附件4,以下简称《汇总表》)、《科研单位项目申报审查表》(附件5,以下简称《审查表》)。(四)项目立项对申报项目进行形式初审后,统一组织专家进行立项评审和现场答辩,具体时间另行通知。(五)项目发布项目立项评审结果将在西安社科网等平台发布。
-
结项时间与要求(一)结项时间项目成果原则上需要在3个月之内完成,市社科联(市社科院)会在结项前提前下发结项通知,结项评审后统一由西安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颁发结项证书。(二)结项材料结项材料包括项目研究报告和视频,可附图片、影像、链接等资料彩图(发布内容须显示“走读秦岭”字样),相关应用证明或宣传普及成果材料(含专题片等电子成果资料)。结项材料须按照《“走读秦岭”研究创新实践项目结项书》(见附件3)规范格式撰写,具体要求如下:1.研究报告:提供研究报告纸质和电子文本,主要包括:视频成果内容解读、设计脚本、设计大纲、直播大纲、对策建议等内容。2.视频部分:(1)相关视频作品须自主公开发布在主流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内容须显示“走读秦岭”字样)。视频作品可由统一账号或矩阵账号发布,视频(含直播账号)须实名认证。(2)视频账号累计访问量需达到1万次以上,或互动率(点赞、评论、转发)不低于5%。(3)视频成果须在“抖音”“微博”等社交平台自主加入#走读秦岭#超话,形成话题互动。(4)视频成果发布后不得使用作弊、虚假手段获取流量,一经查实,取消项目资格,并列入黑名单,三年内不得申报相关项目。所有对外发布视频等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思想内容健康向上,宣传主旋律,弘扬正能量。须保证发布成果为原创、首发,不得侵犯第三方的版权。如以直播形式呈现,项目负责人要对直播观点负责。如有任何相关的法律纠纷,由作者自行承担。发布或直播前须由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审核后报市社科联(市社科院)备案后发布。市社科联(市社科院)将择优向官方媒体推。四、项目设置与资助(一)项目等次项目结项评价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对于组织工作突出、传播效果良好的单位可适当增加下一年度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申报数量。(二)项目资助项目采用后期资助形式,即项目完成结项后给予经费资助。项目结项评定为优秀、良好、合格等次的,每项分别资助经费5万元、3万元、1万元资助,不合格项目不予资助。项目原则上不予延期,对规定时间内没有结项的,自动取消立项资格。项目成果知识产权归市社科联(市社科院)与申报单位(团队)共同所有。五、材料要求及报送方式请校属各单位收齐所有纸质版申报材料后统一报送科研处(419室),电子版并发送至电子邮箱1.2025年4月24日(星期四)16:00前提交申报材料初稿。申报材料初稿包括《申请书》《汇总表》和《审查表》各一式一份(A4纸打印,左侧订)。2.提交申报材料终稿时间另行通知。申报材料终稿包括《申请书》(一式两份)和答辩PPT,《申请书》要求A4胶装。其他未尽事宜,请及时与科研处联系。联系人:巩淑敏;联系电话:82601723。附件:西安思源学院科研处
2025年4月14日